以案为鉴强震慑 以案整改促治本
——高质量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之襄城县篇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杨天生因贪污、受贿犯罪被判刑,作为现任卫计委主任,我要以案为鉴,以案为警,结合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大讨论,深刻反省,汲取教训……”2018年12月13日,在全县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警示教育大会上,襄城县卫计委主任张清奇表态发言。
2018年,襄城县严格按照省委、市委关于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部署要求,通过开展警示教育、问题剖析、建章立制等工作,抓牢抓实以案促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襄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强化领导 压实责任
“建立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纪委主导推进,部门协调配合,案发单位具体实施,摒弃单兵作战,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襄城县委书记宁伯伟说。
为此,襄城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以案促改工作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制定《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细则》《襄城县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襄城县扶贫民生领域以案促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全县上下高标准深化推进以案促改,抓好警示教育、查摆剖析、整改问题、建章立制等关键环节。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听取以案促改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以案促改重点任务。以案为镜,以案促改,组织230余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警示教育大会,进一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2018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先后听取以案促改情况汇报2次,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532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3.7 万人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63次。
选树典型 警钟长鸣
襄城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刘建伟说:“去年以来,我们认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案件,筛选600余起案件建立以案促改典型案件案件库,要求案发单位开展‘一案一整改’,非案发单位筛选本系统本行业的典型案件开展‘一案一查摆’,全面推进以案促改。”
2018年,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整顿活动,对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力、重点工作推进迟缓、违规接受宴请等问题开展以案促改专项工作7次,针对44名村级反面典型,要求乡镇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通报案情,深刻对照剖析,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创新载体 以案说纪
为扎实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襄城县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创新“一宣布二忏悔三表态四感悟五剖析”模式,以乡镇管理区为单位,组织案发村所在乡镇管理区村“两委”干部开展以案促改,通过违纪人员现场忏悔反思,乡、村干部表态发言,案发村党员谈感悟体会,教育警醒更多村组干部。
麦岭镇党委书记井卫东说:“我们把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开在党支部、最基层,借鉴‘情景教学’,力推‘现场生成’。2018年在29个行政村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违规违纪人员当众宣读忏悔材料,教育效果非常好。”
在全县深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大讨论活动,由县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照省委王国生书记提出的“领导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众有信心”的要求,对照市纪委《以案促改典型案例选编》,对照今年以来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和市纪委通报的扫黑除恶以及政商关系等典型案件,深入开展学习、辅导、研讨、交流等活动,查不足、找原因,定举措、补短板,发挥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的综合作用。截至目前,县级领导干部开展专题辅导8场次。
聚焦重点 确保实效
把以案促改与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结合,在全县范围分领域开展以案促改,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对照典型案件,查问题、找漏洞、补短板,做到既治标又治本。
“推进以案促改,应当站位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聚焦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在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同时,通过深入剖析案发原因,研究案发规律,找准制度漏洞,做好执纪审查后续文章,就是打扫好战场,抓好‘战后重建’,筑牢反腐防护堤坝。”襄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陈朝敏说。
同时,实行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包以案促改工作联系点机制,由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带队对全县16个乡镇、82个县直单位和22个垂直单位进行常态化督查,重点围绕乡村以案促改、扶贫民生领域以案促改等工作,紧盯警示教育、查摆剖析、整改问题、建章立制四个环节,细化工作步骤,明确任务要求,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节点稳步推进,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均衡发展,真正使以案促改在基层落地生根。
(来源:许昌日报)